学术活动

“庆祝建校九十周年”名家系列讲座之张业松教授专场讲座

发布时间:2023-11-08 21:51:00    来源:立博体育在线登录

2023年10月26日,立博体育在线登录文1栋5楼542室成功举办了“庆祝建校九十周年”名家系列讲座,主讲人为复旦大学中文系张业松教授,主题是“《风波》与鲁迅的‘革命文学’”。讲座由立博体育在线登录咸立强教授主持。讲座伊始,咸立强教授向现场同学介绍了张业松教授,并对其到来表示欢迎与感谢。

张业松教授首先对题目“风波与鲁迅的‘革命文学’”做了总体上的把握,介绍了自己的思路。他指出,这一主题的重点,一是来自于鲁迅1932年在《〈自选集〉自序》中对自己此前创作进行的总结:“我做小说,是开手于一九一八年,《新青年》上提倡‘文学革命’的时候的”,“我的作品在《新青年》上,步调是和大家大概一致的,所以我想,这些确可以算作那时的‘革命文学’。”张业松教授认为,鲁迅在十几年之后重新提到“文学革命”与“革命文学”这两个特定的概念词,是对自身文学创作性质的再确认,这种自觉意识的确切内涵值得我们去探索、去深思。二是选择《风波》这篇小说作为文章切入点的原因。张业松教授提到,《风波》被学界公认为是鲁迅的“闲笔”、“败笔”,但其中却隐含着深埋于阐释尘埃之下的意义。接着,张业松教授带领同学们展开文本细读,通过沉浸式阅读重勘作品的语言、结构、人物和事件等,比如小说原本有没有一个“八斤”,以及“十六个铜钉”和“十八个铜钉”等问题,引导同学们思考作品是如何在对比呈现的结构框架之下,将“文豪”眼中笼统的“田家乐”与特定乡村家庭中琐碎而普遍的烦恼相对照,建立起以传统中国文学为反面参照的认识装置和文学范式,从而通过这一“田家风波”的个例,示范了“文学革命”的一种样态,而《风波》作为“革命文学”之社会和思想内涵,也可由此进行解释。

张业松教授的文本细读引发了现场的思想火花,文学院研一的同学详细梳理了小说文本中九斤老太的话语并向张业松教授请教:“如果说九斤老太的话‘一代不如一代’是一个话外音,那么这个话外音的三次出现是否有其特殊用意?”来自中山大学中文系大三的同学谈到小说人物命名是否还有更深的用意:“人物的名称‘九斤’、‘七斤’、‘六斤’是否意味着一种层级划分?”“‘风波’的发生是否代表着原本固有的秩序和等级无法延续,蕴含着革命与发展的可能性?”对于这些问题,张教授一一回应,讲座在掌声和欢笑中取得圆满成功。

撰稿人:邢晓航

图片:陈幸婷 邢晓航

审核人:咸立强